人生长恨水长东

#打卡今年读完的一本书,王安忆的《长恨歌》#
今天开始,用git写自己的小博客。在reading list这个tag里面,记录的就是自己读过的书。

许多人都说,王安忆的笔法,宛如当年的张爱玲,有仿照之嫌疑。不怕笑话,我并没有读过张爱玲的小说。所以,在此,不做比较文学。依据本人粗浅的看法,长恨歌,还是很值得一读的。

  1. 刚刚翻开本书的时候,就被王安忆描述的旧时候的上海所深深吸引。到过上海许多次,见过上海许多次,听过上海许多次,然而,一切都不似王安忆笔下的上海。对于十里洋场,我们有着大印象。面对着历史的滚滚洪流,她是一个风情万种的女子,无论如何被裹挟,永远一丝不乱,有条不紊。然而,在长恨歌里面,我感觉我走入了上海的内心。弄堂里,黄浦江边,角角落落,都是这个名叫上海的女子成长的印记。如果你真的如作者一般,了解了那些角落,如果你真的如作者版观察入微,你会看到上海,卸妆后的满面沧桑,也会看到上海青丝间被隐藏的白发。你会明白她,会了解她。知微见著,恍然大悟。

  2. 有的书评里面,觉得王安忆小家子气,写的满满都是男女的浅浅情爱,似乎把人生就这么局限于情爱。然而,我却觉得作者有大家风范。胭脂泪,相留醉,几时重?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。本书名为《长恨歌》,主旨写的就是情爱。芸芸众生,大部分的人,都是蝇营狗苟,忙忙碌碌。在本书中,作者非常贴切的写着中国局部地区的某些人某些时期的众生相。笔法细腻,耐人寻味。在王琦瑶一生中的各个转折点,遇到的各个人物,都可以是一类人的缩影。看过许多书,个体和个体之间都非常的分明。然而,事实上,我觉得人和人之间都有类似。能够精准的把类似点归结出来,塑造出人物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。无论说作者有无许多佳作,从这一点出发,我觉得此文堪称佳作。

  3. 可能是我自身的文学修养和人生阅历有限,本文中,人物最终为何会发展到最后的悲惨结局,我一直都没有想明白。一个女人,最开始有及其优越的条件,好比当今的香港小姐季军。年轻貌美,有学问和品位。可以是因为虚荣,第一步就没有走好,给人做了小。然后呢,又因不甘寂寞的重回上海滩。这个人生跟头摔的还不够大吗?多少青春好年华就这样不复返了,难道还不足以成长,明白自己所求吗?偏又和软骨头的男人纠缠不清,还不需要别人负责的养大孩子。最后,养大的也不像是亲生女儿,而是一对争宠的姊妹。老了老了,还把关系搞的乱七八糟,且不甘寂寞的和各色人物来来往往最后招来杀身之祸。看完小说,觉得女主不会成长的样子,貌似也不符合最初对于她的人设。当然,长了这么大,我慢慢觉得,我的世界观很多时候都不足以概括世界和理解世界。所以,在这里就是写一点这个困惑。如果有朝一日回看今日之困惑,可能会恍然大悟吧。

总之,本书,值得一读。